央视财经聚焦六联智能!解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的 “智造” 力量


10月29日,央视财经直播镜头聚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松江,对六联智能上海公司展开深度直播探访。作为消费电子与智联网产品领域领先的ODM/OEM服务商,六联智能通过此次直播,向全国观众全方位展示了在前沿产品、智能制造、品质管控等领域的硬核实力,彰显了 “中国智造” 的高质量与可靠性,也让外界看到扎根G60科创走廊的企业如何以创新驱动发展。

 

松江优势激活创新生态

扎根松江,依托G60科创走廊构建创新生态,是六联智能持续突破的重要支撑。松江虽面积不足上海的1/10,却是制造卫星、研发芯片、攻克 “卡脖子” 技术的创新高地,六联智能更通过G60科创走廊串联起苏州、杭州、合肥等9座城市,形成1-2小时黄金供应链圈,打造协同联动的创新网络。六联智能深耕这片热土,充分借力区域产业链优势 —— 江浙沪皖的供应链优势,G60高速出口紧邻公司、沪昆高速贯通南北的交通便利性,让物流与供应链高效运转,为企业技术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产品,定义智能新体验

在直播中,央视主持人杨福江与六联智能销售总监杨亮共同探访了企业展厅与生产车间,深入了解六联智能在AI生态、裸眼3D、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AI赋能:以生态之力定义未来

杨亮介绍,六联智能打造的“本地大模型+数字分身”系统,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智能的信息记录与交互,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AI解决方案。

针对个人用户,六联智能自研AI助手,内置DeepSeek等主流模型,支持“云端+本地”高效推理,提供会议纪要、文本续写、智能对话等服务,成为用户连接大模型能力的智能入口。面向企业用户,六联智能构建了EAM企业智能知识体管理平台,集合DeepSeek 671B大模型+RAG+Agent技术,实现智能化知识沉淀、精准信息检索和AI Agent助理等功能,构建企业智慧中枢,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升级和降本增效。

 

裸眼3D:以沉浸式重构人机交互体验

裸眼3D技术的应用突破,进一步凸显了六联智能的技术创新能力。六联智能的裸眼3D系列涵盖笔记本、一体机、平板、显示器、交互一体机等,无需佩戴3D眼镜,借助人眼追踪与专属算法,便可在屏幕画面上呈现出立体悬浮效果,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可实现人体器官、骨骼的分层拆解与立体演示,既解决了传统解剖教学的局限性,又满足不同教学场景需求,为教育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智造标杆,铸就品质长城

在生产环节,央视镜头深入六联智能的自动化车间与可靠性实验室,展现了从印刷、贴片到焊接的全流程电路板生产线。

可靠性测试环节更体现了六联智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产品从生产、制造到交付需要历经一系列“极限考验”:接口拔插测试达5000次(极限测试可达1万次)、键盘敲击测试500万次无损、转轴开合测试2万次循环,60公分高度、6个面的跌落测试确保极端摔落无功能损伤。此外,产品还需要通过老化测试(含湿度控制)、防水测试、盐雾测试等,全面模拟运输、存储、使用中的极端环境,覆盖海上运输、海边办公等特殊场景。所有测试通过后,产品还将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以双重保障确保 “用户第一次开机前,产品始终完好无损”。

目前,六联智能已在上海、孝感、淮南、惠州、嘉善、盐城及越南建立七大智造基地,制造网络覆盖亚洲和东南亚,形成“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全球闭环。杨亮表示,六联智能每年可生产1000万台设备,最快14秒即可完成一台笔记本的组装,展现了高效、精准的智能制造能力。

 

前瞻布局,共绘AI新蓝图

面对行业未来,六联智能有着清晰的判断与布局。六联智能智能销售总监杨亮在直播中指出,电脑行业已经迈入AI PC新阶段,“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的终端设备将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六联智能正积极布局AI PC的研发与设计,预计在2027年行业换潮来临之际,为用户带来更具颠覆性的人机交互体验。

此次央视财经直播,不仅是对六联智能技术实力与制造能力的认可,更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协同创新、智造未来” 的生动缩影。未来,六联智能将继续以技术为核、以品质为基,深度布局AI生态,为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升级贡献更多力量,让全球客户感受来自长三角科创走廊的 “中国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