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联智能闪耀2025工博会:AI算力布局屡获肯定,“极智”技术引领未来!


9月23日至9月27日,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规模空前宏大,吸引了3000余家展商齐聚一堂,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惊艳发布,汇聚了全球工业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堪称一场工业领域的顶级盛宴。作为AI算力与智能终端领域的先锋企业,六联智能携云边端AI算力生态、裸眼3D、信创、工控等代表性产品及解决方案重磅亮相5.2H B170展位,全方位展示了公司在智能软硬件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突破。

 

政府领导亲临六联展台 寄语深化AI算力生态建设

工博会作为洞察工业前沿科技动态、把握企业创新发展脉搏的重要平台,肩负着为国家工业战略决策提供鲜活依据与有力支撑的使命。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者”,正锚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质科技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在此背景下,展会首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一行巡馆至六联智能展台。六联智能董事长刘纯坚热情接待,并围绕“软硬件一体、云边端协同”的AI算力生态进行了系统汇报。在硬件方面,六联智能打造了覆盖AIPC、AI服务器、AI工作站等在内的全场景产品矩阵,筑牢AI算力底座;软件层面,则通过自研AI助手与EAM企业智能体管理平台,打通个人至企业级应用,实现高效人机协同,构建起“开箱即用”的AI算力服务体系,真正打通AI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李乐成部长在深入了解六联智能的创新成果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AI算力已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六联智能软硬件一体化的AI生态协同设计,实现了算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灵活调度,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算力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AI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希望六联智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为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龚正市长对六联智能扎根上海、辐射全球的发展战略表示高度赞赏。他强调,上海正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众多像六联智能这样兼具创新活力与国际视野的企业积极参与和贡献。他鼓励六联智能以此次工博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充分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积极推动智能算力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为上海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高地提供核心驱动力。


展会现场,六联智能的前沿产品同样获得了海外特邀买家团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在AI PC、AI服务器及裸眼3D产品展区,多位国际买家驻足体验,并与六联智能技术团队展开深入交流,明确表达了希望将六联智能的先进解决方案引入其本土市场的合作意愿。

 

云边端AI算力生态全链覆盖,满足多元需求

六联智能全面展示了云边端一体化的AI算力生态布局,构建了一个从软件到硬件的完整生态系统,涵盖AI助手3.0、EAM企业智能体管理平台等软件应用,以及AIPC、AI工作站、AI服务器等多款硬件旗舰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算力需求。

 

AI助手与EAM平台

提升个人办公与企业决策效率

在软件方面,六联智能推出了AI助手3.0、EAM企业智能体管理平台两大创新产品。AI助手3.0具备本地知识库查询、账户系统、聊天机器人、会议纪要、隐私模式与模型商店等核心模块。它完成了包括Llama4-109B、DeepSeek-R1- 70B、gpt-oss-120B等在内的大模型本地部署适配,用户无需联网,即可在离线状态下与助手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同时,它还支持会议纪要、智能笔记、AI PPT生成、文档总结、文生图等实用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让用户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工作。

 

EAM平台则实现了向量化数据库、长期记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机融合。它利用本地部署的模型能力,通过连接PLM/CRM/ERP/MES/钉钉等系统,达成系统集成与数据协同,进而统一编排“数据—算力—智能体”,为企业构建了一个智能化、体系化的决策链。企业可以基于该平台,构建专属AI模型,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本地端AI PC

轻薄便携与强劲性能的完美融合

六联智能此次展出的AIPC产品线以“轻量化与高性能并存”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覆盖多场景需求。25系1kg超轻薄笔记本以极致的便携性重新定义了移动办公新标准。它搭载Intel高能效处理器,在保证轻薄机身的同时,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本地化大模型推理,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智能办公的便捷。

99系/79系AI性能本则聚焦专业创作领域,配备AMD Strix Halo高性能处理器,NPU算力高达45 TOPS,能够轻松应对3D建模、视频渲染等高负载任务,为专业创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性能支持。

35系Strix Halo迷你AI机箱以“掌心级超算”的创新理念突破了空间限制。内置AMD AI MAX+395 CPU、Radeon 8060s GPU及50TOPS NPU,单机算力高达126 TOPS,是边缘计算与小型化AI部署的理想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将其应用于各种场景,实现高效的边缘计算。

 

边缘端AI工作站

传统与创新并重,打造个人超算中心

六联智能AI工作站包含W790、7A23两大系列工作站,以及基于Strix Halo迷你AI机箱串联的个人超算中心解决方案。W790、7A23两大系列工作站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和显卡,能够满足复杂计算任务的需求。它们卓越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兼容性,支持多种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影视制作等领域,为专业用户提供了可靠的计算保障。

而基于35系Strix Halo迷你主机串联的个人超算中心解决方案则为用户提供了更低成本、更高灵活性的算力方案。通过多款35系Strix Halo迷你主机串联的方式,形成强大的分布式算力集群,无需依赖大型的数据中心,即可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科学计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使用需求和成本预算,灵活搭建适合自己的算力平台,满足不同规模的计算任务。

 

云端服务器

高效稳定,赋能大规模数据处理

AI服务器A541G是六联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它采用4U机架式架构,搭载双路第4/5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10颗450W GPU通过12条PCIe 5.0通道构建超高速训练推理链路,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32条DDR5内存(5600MT/s)与50块NVMe固态盘组成TB级存储矩阵,能够快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满足科研机构和企业对数据处理的高要求。

同时,A541G采用了高效的散热设计和节能技术,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能耗,提高了服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论是在科研机构的算法训练场景中,还是在企业的数据分析场景中,A541G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多形态裸眼3D产品 开启沉浸式视觉体验

六联智能裸眼3D系列产品丰富多样,涵盖平板、多规格显示器、交互一体机、数字人交互AI一体机等多个品类,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视觉体验。裸眼3D平板以轻薄便携的特性,成为用户随时随地享受3D视觉盛宴的理想选择。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即可在平板上观看3D电影、玩3D游戏,感受逼真的立体效果,仿佛身临其境。

裸眼3D显示器则适用于设计、医疗、教育等专业领域。它采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和先进的3D显示技术,能够呈现出细腻、真实的3D图像。对于设计师,它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设计作品,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对于医生而言,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和治疗;在教育领域,它能够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互一体机和数字人交互AI一体机则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交互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手势、语音等方式与设备进行自然互动,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操作。

 

多元化工控产品 ,满足工业控制多样需求

六联智能工控系列涵盖工控机、机箱、主板等多个品类,同时还专门推出了树莓派平台的工控机箱、一体机、主板等产品,为工业控制领域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工控机采用了高可靠性的硬件设计和工业级的元器件,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接口,可满足各种工业控制应用的需求,如自动化生产线控制、设备监测与诊断等。

工控机箱和主板则注重扩展性和兼容性,支持多种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定制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搭建个性化的工业控制系统。树莓派平台的工控产品则结合了树莓派的开源性和低成本优势,以及六联智能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专业经验,为小型工业项目和DIY爱好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国产化信创产品 保障信息安全自主可控

六联智能还带来了笔记本电脑、平板、主板等多个信创系列产品,涉及兆芯、龙芯、飞腾等多个国产主流平台。这些产品均配备国产的芯片、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国产办公软件和安全软件,可满足政府、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对信息安全的严格要求。同时,基于六联智能上海、深圳两大国产研发中心,六联智能可根据用户的自身的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打造属于自己的信创解决方案,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自主可控,为国家和企业的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携手共进 共创智造美好未来

此次中国工博会,六联智能凭借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卓越的创新实力,吸引了众多领导、专家和买家的关注。未来,六联智能将继续秉承“科技向善,共创智能生态”的发展理念,紧跟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在AI算力领域的研发投入,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将中国的智能算力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向全球,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向好贡献“极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