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联智能:以全栈AI终端产品,驱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新进程


全球AI产业已进入“强制力+快扩张”并行阶段。据Gartner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AI支出将达到1.5万亿美元,人工智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而到2026年,全球人工智能总支出预计将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集成AI能力的服务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硬件将成为AI支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推动产业变革,与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全球市场差异化的AI需求,六联智能通过本地化、场景化的AI生态和智能终端产品,为各行业提供安全、高效、可扩展的智能解决方案。

 

轻量级AI办公伴侣  重塑高效办公新体验

针对现代办公中对即时AI支持的需求,六联智能推出了多款专为日常办公场景设计的AI笔记本,包括xN25-140M2-YDX、xN25-140MC-SCD及xN79-153M-CS等型号。这些设备不仅具备出色的便携性和续航能力,更集成了轻量级本地生成式AI处理能力。

用户可以在不依赖云端服务的环境下完成多种单一AI任务,如实时语音转文字、多语言翻译、会议内容自动摘要及文本润色优化。内嵌的AI Assistant 3.0能够作为常驻助手,提供个性化办公建议。以上几款轻量化产品尤其适配需要高频处理文档或注重信息安全的办公群体,为用户提供了一体化、低门槛的AI增强办公体验。

 

一站式AI解决方案  赋能多行业核心业务场景

为满足金融、政府、教育等对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稳定性有更高要求的行业,六联智能推出了桌面级AI产品组合,涵盖笔记本xN99-140M-BQ、xN77-160M-CS,平板xP77-140H,一体机xA33-270M-XLD以及2L/4L/8L迷你AI工作站。这些设备性能强劲,专为承载桌面AI工作流而设计,能够在本地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图像创作及实时推理任务。

在金融服务中,这几款搭载AI的设备可用于风险评估和交易监测;在党政工作环境中,支持智能公文处理和档案数字化;在教育领域,实现对个性化互动教学和学术研究支持;在制造业,赋能产品质量检测与供应链优化。对于医疗行业,可辅助影像初步分析与病例管理;面向创意人群,支持AI辅助设计与内容生成;而对于AI初创企业,则提供了低成本的模型验证与演示环境。这一切均能够在本地完成,兼具高性能与数据隐私保护。

 

全能AI工作站  加速模型开发与全周期AI任务

当企业需要进行更复杂的AI应用探索,如同时执行多项AI任务、开展生成式内容创作或进行模型训练与调优时,六联智能的33L/48L高端AI工作站提供了坚实的本地算力基础。

这两款产品被设计为全栈AI动力平台,33L工作站以最高122.6 TFLOPS满足100人左右团队AI算力需求,而48L工作站最高算力可达330 TFLOPS,为500人以上的团队提供稳定的算力支持。

该工作站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完成设计概念探索、数据交互分析、模型构建、训练验证乃至模型部署全流程。无论是运行生成式AI进行产品原型创作,还是开展探索性数据分析(EDA),该系列工作站均能够提供稳定流畅的算力支持。此外,它还具备训练和运行大规模语言模型(LLM)的能力,帮助企业逐步构建自由模型能力,摆脱完全依赖外部云服务的限制,尤其适合哪些对数据主权和模型可控性有明确要求的企业。

 

企业级AI服务器  构建生成式AI与大规模训练的基石

面对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开发等日益复杂的工作负载,六联智能推出了2U/4U/8U规格的AI服务器系列,作为企业AI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柱。

这些服务器单机支持本地部署DeepSeek-R1 32B/70B/70B+,集群支持671B,能够应对当前最苛刻的生成式AI应用需求,完成高强度检索与模型训练任务,是企业实现大规模AI推理、模型开发与专项训练的可靠选择。

这几款AI服务器支持跨界点扩展,可用于开发和微调本地大语言模型,为金融、医疗、法律、科研等高风险敏感领域提供内部私有化模型部署能力。企业可依托该平台开展大规模AI推理任务,如智能客服系统、内容生成平台和高并发推荐系统,同时全面保障业务数据不出域、模型资产不暴露。这一解决方案尤其适合已明确AI战略,希望以安全、可控的方式推进AI创新的集团级用户和科技企业。

 

AI正在走向无处不在的时代。六联智能打造从端到云、从入门到高端的全场景AI终端解决方案,不仅为不同行业提供适配的算力平台,更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走向生产力。在未来,算力不再是少数人的资源,而将成为所有人和所有组织的创新引擎。六联智能愿与行业伙伴一道,共同推动AI技术普惠化与产业升级,加速进入智能驱动的新阶段。